《黄经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秋三月 , 此谓容平 。 天气以急 , 地气以明 。 早卧早起 , 与鸡倶兴 , 使志安宁 , 以缓秋刑 , 收敛神气 , 使秋气平 , 无外其志 , 使肺气清 。 此秋气之应 , 养收之道也 。 ”
意思是说 , 秋天重在收敛和养肺 。 我们家长在秋天养护孩子 , 也应遵从这个法则 , 简而言之 , 就是润肺、养肝、收敛阳气 。
秋天养护的关键字:敛
农历八月 , 《尔雅》称之为“壮月” , 壮者 , 大也 , 意思是八月阴大盛 。
此时 , 阳气由夏长转为秋收 , 由升转为降 。 人体气血也一样 , 要开始为冬天和来年春夏的生长蓄积能量了 。 所以 , 秋天的一个关键字是“敛” , 即要把阳气往回收 , 积蓄起来的意思 。
从中医学角度讲 , 人体可以用两种不同的属性来概括 , 那就是阴阳 。 阴主静主凉 , 阳主动主热 , 两者互相依存又相互制约 。 任何一方过于亢盛都会导致疾病 , 必须保持阴阳动态平衡才能身体健康 。
腑脏娇嫩的孩子更是如此 。 孩子往往好动贪玩 , 此时又正值开学季 , 身体和精力都容易亢奋紧张 , 需要格外注意收敛和适应 。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秋日敛阳 , 最好的方法是 早睡早起
给孩子收敛阳气 , 最好的方法就是睡 。 因此 , 秋天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 , 早起以舒达阳气 。
“无病一夏三分虚” , 经过一个夏季的炎热酷暑 , 阳气生发 , 孩子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 这时候 , 就要让孩子慢慢安定下来 , 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
进入秋季 , 孩子秋乏 , 每天可让孩子比平时多睡1小时 。 比如午睡延长半小时 , 早上晚起半小时 。 让孩子多睡一会儿 , 解秋乏 , 敛阳气 。
秋日敛阳 , 情志调护不能忘
收敛阳气 , 不可忽视调护孩子的情志 。
秋天天气转凉 , 大自然的生机也开始下降 , 人们很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 。 孩子更为敏感 , 这个季节很容易出现烦躁、易醒、夜啼等症状 。
所以入秋后 , 家长不要让孩子总处在过于兴奋或压力过大的状态中 , 对孩子的教育也要注意方法 , 注意跟孩子的沟通方式 。
在阳光充沛、风力不大的天气 , 家长可以每天带孩子外出1~2小时 , 但也不要让孩子玩得太过 , 避免大的情绪波动 。
外出时 , 要提示孩子不能一边玩耍跑跳 , 一边大喊大叫 , 否则 , 外邪容易从气道进入侵肺 , 孩子就容易生病 。
敛阳同时须养阳 , 多沐浴阳光多晒背
我们人体所需的阳气来自太阳 , 晒太阳是最好的温阳补阳之方 。 收敛阳气 , 让孩子安定平和的同时 , 让孩子多晒秋阳 , 还能够驱寒养阳 。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
“凡天和暖无风之时 , 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 , 数见风日 , 则令血凝气刚 , 肌肉牢密 , 堪耐风寒 , 不致疾病 。 ”
明确指出到户外多晒太阳 , 对于防治小儿疾病、促进其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秋晒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 ,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晒太阳时 , 多是晒晒小手小脚、小脑袋甚至小屁股 。 家长们也都知道刚出生的小宝宝多晒太阳可以加速黄疸的消退 , 也能促进钙的吸收 。 而其实最好的接触阳光的部位 , 是孩子的背部 。
晒背 , 古时叫负暄 , 就是背负着阳光的意思 。 《老老恒言》说:“背日光而坐 , 列子谓‘负日之暄’ , 脊梁得有微暖 , 能使遍体和畅 。 日为太阳之精 , 其光壮人阳气 。 ”就是在说 , 晒背能够补充人体阳气 , 令人通体舒畅 。
很多家长帮孩子搓背、捏背 , 以帮助身体的快速恢复、提高免疫力 , 主要原因就是背部布满了经络和要穴 。
腹为阴 , 背为阳 , 背部分布的基本上是人体的阳经 , 背部养好不但能提升阳气 , 还能使气血通畅、经络疏通、脏腑调和 , 也能祛寒止痛 。
秋晒时辰:
成年人晒背 , 一般在三伏天或三九天 , 即阳气或阴气最旺盛的时候 。 但我认为 , 孩子晒背 , 秋天是最适合的季节 。
夏天晒太阳很容易中暑 , 冬天晒太阳很容易着凉 , 春天通常乍暖还寒 , 孩子不适合过早脱去冬衣 。 只有秋天 , 秋高气爽 , 温度也适宜 , 是给孩子晒背的最好时机 。 通过晒背 , 可以将整个夏天堆积在体内的寒气祛除 , 能很好地温补阳气 。
推荐阅读
- 宝宝接种疫苗后,还会感染水痘吗?
- 宝宝秋季吃葡萄,润肺又健脾
- 睡眠坏习惯揭秘身体情况
- 睡觉总是磨牙该怎么办
- 如何快速进入深度睡眠
- 如何睡好美容觉?美容觉怎么睡
- 睡觉的禁忌你都犯过么?
- 采光不好怎么办 这几招瞬间点亮你的家
- 十个月的宝宝适合送什么礼物 给6个月宝宝礼物好呢
- 新出生小孩送这些礼物好 女宝宝出生送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