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心得体会模板20字 家访心得体会最新模板( 三 )


教师走访,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它把国家对教育上的优惠政策通过教师与家长的真心交流深深地传达到家长心中,也使教师了解到了农村部分家庭的困苦,使我们有时候能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问题 。教师家访,不仅仅是教师到学生的家里走一走,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架起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增进了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感情,消弭了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密切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也使得学校的工作更容易开展了 。

家访心得体会最新模板4
假期家访从初三开始到初六结束历时4天,家访了14个家庭,总体感觉很累,但挺充实,收获也很大,今天简单总结一下 。
本学期家访目的是帮助学生和家长搞好初中学习生活的适应,选择了部分我感觉适应不太好,成绩波动大的学生进行了家访,效果不错(自我感觉,还没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有效反馈,要通过下学期孩子的情况来看了),我感觉最成功的是与家长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取得的共识,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同时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我感觉取得了孩子的信任,这点我认为很重要,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还有就是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的生活环境,爱好特点等第一手材料,这对以后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很有帮助 。
这次家访前我确定四个关键话题,分别是目标,方法,行动,沟通 。针对不同的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家访过程中,通过和家长交流,我又加入了习惯这个话题,尤其是针对孩子假期生活学习规律完全打乱了,每天睡得很晚,起的也很晚这个情况和孩子进行了沟通,挺有效果 。
这次家访遗憾的就是开始没有提前和家长预约,导致到了发现家里没人,打乱了我的家访路线,初三一天只访问了2家,否则还能多去几家,看来下次家访要提前预约,提高家访效率 。
家访心得体会最新模板5
新学期伊始,教育局号召老师开展“走千家访万户”的家访活动 。作为班主任,我陆续走访了本班近五十名同学的家 。通过此次活动,我感触良多 。
一、家庭是教育的主阵地
《礼记》中说:“父子笃,兄弟笃,夫妻和,家之肥也 。”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感情和谐,那么学生的心理状况就比较健康,性格比较开朗 。如果父母感情不好的,孩子受影响比较大,性格比较内向,且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
除此之外,家庭氛围也是影响孩子的另一大因素 。父母积极工作,上进努力的家庭,孩子也耳濡目染,在学习生活上比较努力;父母得过且过,每天安于享乐的家庭,孩子也因此受到影响 。初一入学摸底时,我就了解到本班一位同学的家庭条件比较差,父亲是水泥工,母亲打零工,但是全家吃低保 。而且该生在学习上毫无进取之心,多次作业未完成,早晨迟到,经常请假 。各科老师和该生谈心后,效果不太明显 。每次叫家长来学校,家长说没时间;老师要去家访家长,说不在家 。而所有问题在这次家访中找到了答案 。一个周二下午,我们下班后按照和家长的约定去了龙凤佳园,到这个学生家里时,正好是晚上九点钟,而该生家漆黑一片,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们敲开了学生家的大门,然后发现该生全家已经休息了 。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学生的父亲因为对工作薪酬,劳动时间等要求较高,所以长期赋闲在家 。而父母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对孩子产生了无声的影响 。反映在学校就是该生对于学习生活没有目标、追求,安于享乐,得过且过 。
二、家校合作,学生才能发展的更全面
“先成人,后成才”是我对学生们的教育理念 。“读好书,选好路,做好人”则是我对孩子们的要求 。通过上一学期的接触,我发现学生普遍有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 。于是上学期我通过假期邀请学生分组到我家做客,通过“每人一道拿手菜”、“过年年夜饭展示”、“我为家里来扫尘”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生活技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恩父母的不易,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 。
而这学期,通过此次家访活动,我进一步了解上次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变化 。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在家基本上不干活,父母说的话已经开始有逆反心理和反映 。大多数人第一次进厨房,正是因为上学期要去我家做客 。而上学期活动结束后,学生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因为老师的引导,孩子们能在一些节日里表达对父母的感谢 。而且因为我要求在这学期末,要再学一道拿手菜进行展示,所以学生在回家能积极的分担一些家务活 。很多家长感叹道,与初一刚开学相比,孩子们变得懂事了,知道感恩父母的付出,心疼父母的不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