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首先 , 这并不是郑板桥的诗 , 而是唐代温庭筠的 。
原诗是:
晨起动征铎 , 客行悲故乡 。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
【郑板桥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全诗】槲叶落山路 , 枳花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妙句之妙)
李延祜
写法奇特 , 全是名词排列 , 但却前后有机有序 。一声两声
鸡唱 , 衬托着村店的寂静 , 唤醒了茅屋小店的行人 , 抬头望天 ,
残月斜挂 。惨白的月光下 , 小村茅店 , 阴影参差 , 一片朦胧 ,
他人仍在安睡 , 行人却已登程 , 匆匆上路 , 板桥结霜 , 留下人
迹 。早行更有早行人 , 难免生出同是天下沦落人的感慨 。见人
迹而不见人影 , 无人结伴 , 秋寒袭人中 , 只好踽踽独行 。这就
是两句诗创造的意境 , 黎明秋色 , 萧索凄清 , 不见一个情字 ,
却充满了行人辛苦凄楚的情怀 。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的意思是:鸡声嘹亮 , 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 , 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 这一句主要通过“鸡声”嘹亮营造了黎明时分万籁俱静的特点 , 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
《商山早行》主要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 , 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 , 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 , 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了出来 。
“晨起动征铎 , 客行悲故乡” , 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 。诗人已经起床而后驿站催人登程的铃声才响 , 从此足可见出诗人急于登程、上路之早的情态 。次联“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 写诗人初离驿站之所见 。
“莫道君行早 , 更有早行人”写铺满银霜的店前木板小桥上 , 已经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见的足迹 。三联“槲叶落山路 , 枳花明驿墙” , 是写诗人早行一路之所见 。“槲叶”凋零 , “枳花”盛开 , 点出了早行的节令是在早春 。
推荐阅读
- 美味可口吃起来还很过瘾的鸡肠,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
- 属鼠人2021年发大财,2021年财运最旺的是生肖鼠
- 下降星座金牛的优缺点 下降金牛的爱情观
- 12星座喜欢和爱的区别在哪里
- default是什么意思
- 属鼠的今年适合换工作吗,2021年生肖鼠事业运势不错
- 作家王小波的作品,有什么缺点和不足?
- 有哪些关于情绪的词
- 欧洲教堂玻璃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有什么寓意?
- 向社区报备的具体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