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1课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四 )


(1)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教师提问:什么是适度消费?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如何理解?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热烈讨论,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
教师总结: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
理解这一原则注意: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 。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
(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我们在消费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 。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做到合理消费,大家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
首先,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 。
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 。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 。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
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 。它是个人消费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费选择的现象 。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 。因此,在消费时,要注意保持冷静 。
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
教师活动:我校餐厅经常使用发泡塑料盒 和塑料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大家对次有何看法?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 :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去从事绿色消费,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希望同学们能真正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做个绿色消费者 。
教师活动:大家辩论: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观点自动分为辩、反两方,对上述问题展开激烈争论 。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 。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辩论作点评、总结: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 。作为精神,它是永远不过时的 。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人口、资源等压力,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角度讲,有利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 。当然,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 。
总之,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他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人们消费的几种消费心理和几种科学的消费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