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多少叛逆,都是以爱之名种下的?( 二 )


在这点上, 有个外国心理学家还做了个实验, 名字太长我就不打出来了 。 直接告诉大家结果:“尽管青少年要求自主和独立, 但仍然对父母有着深深的爱、感情和尊敬, 而且他们和父母任一方单独在一起的时间, 在整个青春期情绪相当稳定 。 ”
他们做实验都是对好几百个实验对象, 经过长达几年的观察得来的 。 而且还被写在权威著作上, 所以可以相信 。 毕竟用我们自身的成长经验来想想, 难道不是吗?
那么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了呢?那就是教育孩子的时候, 最好单独谈心 。 两人都在场的话, 一方如果在斥责, 另一方请保持沉默 。 千万不要一个唱红脸, 一个唱白脸, 你那是在孤立你的爱人, 增加孩子对他(她)的仇恨 。
亲子关系的缓和从改变说话的口气开始
研究表明, 人们在交流时文字、语调、肢体动作等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文字占7%, 语调占38%, 肢体语言占55% 。 可见语调和肢体动作有多么重要 。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你的苦口婆心得不到孩子积极响应 。 因为你要表达的跟你所传达的不一致 。 比如你为了孩子好, 直接指着他用质问的口气说:“你, 写作业了没?”“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你再说一遍你试试!”
别忘了孩子青春期要求的是尊重和平等, 你这样说话, 他能感受到自己需求的这些吗?他能不叛逆吗?
最后套用黄磊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因为我只有这一生, 她也只有这一生, 我们能在一起的时候就要好好在一起 。 少怒吼, 少发脾气, 少抱怨, 少指责;多陪伴, 多共情, 多尊重, 多点爱 。
文:涵涵妈
【《小别离》:多少叛逆,都是以爱之名种下的?】来源:微信公众号“我们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