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答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模板( 三 )


1、小组活动,统计自家人口 。
(1)下面我们用先记录再整理的方法来统计一下自己家有几口人 。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组中每个人家有几口人记录下来,再把每家人口的数量整理在表格中 。
(2)交流记录方法和统计结果 。
(3)说说从统计结果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最新模板4
一、教学目标 。
1、认识质量单位——克 。
2、了解1克的实际含义 。
3、知道1千克=1000克 。
4、会进行简单的单位之间换算 。
二、教学准备 。
1、教具准备:台秤、天平秤、贰分币、重1千克的.沙包、一大袋洗衣粉(1000克)、一大袋香米(1千克),苹果、袋盐、铅球若干 。
2、学具准备:2分硬币一枚,乒乓球一个 。
三、教学过程 。
1、设疑引新 。
(1)教师用台秤称—个沙包(事先准备的质量为1千克) 。
(2)问:若把1千克重的沙包放在天平秤的左盘,要使天平平衡,右盘应放质量是多少的物品?(也是1千克)
(3)如果老师放上了一个乒乓球(显然不到1千克的),天平会怎样?(不平衡)一个乒乓球不是1千克,究竟有多少重呢?
我们可以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来表示 。(板书:克)
(4)一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g) 。
①教师在天平秤上演示一次,每个同学用手掂一掂 。
②教师附带介绍天平秤和天平秤的使用方法 。
(5)掂一掂乒乓球,估计一下它有几克重(3克~4克) 。在天平秤上试一试:左盘一个乒乓球,右盘三枚2分硬币,正好平衡 。
2、获取新知 。
(1)1个乒乓球有3克重(3个2分硬币重),那么1千克有多少克呢?
(2)出示标有1000克字样的一大袋洗衣粉、一大袋香米,在台秤上称一称,为1千克,说明:1千克=1000克 。
(3)想一想:几个2分硬币为1000克(1千克) 。
(4)看书:课本第90页例2以上部分 。
(5)尝试练习:
①2千克=( )克 。
②3500克=( )千克( )克 。
再看课本例2,同桌找找方法,说说想法 。方法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不过克与千克之间进率是1000 。
(6)试一试:
①1千克200克=( )克 。
②8000克=( )千克 。
(7)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知道或想到什么?
3、巩固练习 。
(1)估计下列物品的质量 。
①教师出示实物,学生派代表来掂一掂后作答 。
②一只苹果95( ),一袋碘盐500( ),一只铅球2( ) 。
(2)练——练:课本第91-92页1、2、3、4、5 。
(3)思考题:
1只菠萝X2+2=3+3 。
1只菠萝=2千克 。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最新模板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4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 。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 。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 。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 。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 除法的口算、估算 ;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周长和周长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