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丁某为找工作,经过入托人再托人后结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儿媳妇有深交的哥们儿何某,何某称“只要交800元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何某等拿到了介绍费以后便无影无踪了 。
③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 。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 。
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④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 。
个别学生常以“急于用钱”为借口向其他同学借钱,然后却挥霍一空,要债的追紧了就再向其他同学借款补洞,拖到毕业一走了之 。⑤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 。
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⑥招聘为名,设置骗局——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分担培养费的比重逐步加大 。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
某高校几位学生通过所谓的“家教中介”机构联系家教业务,交了中介费后,拿到手的只是几个联系的电话号码,其实,对方并不需要家教,或者是“联系迟了”,但要想要回中介费是绝对不可能的 。⑦骗取信任,寻机作案——诈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得十分感慨以朋友相称,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 。
诈骗分子何某在火车上遇到某高校回家度假的学生杨某,交谈中摸清了该生家庭和同学的一些情况 。何某得知杨某同班好友李某假期留校后,便返身到该校去找李某,骗得李某的信任后受到了热情款待 。
第二天,8个学生寝室遂被洗劫得一片狼籍,而何某却不辞而别了 。▼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①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
社会环境于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 。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 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 。
【防盗防骗安全知识 防盗防骗的常识】
推荐阅读
- 假冒网站防范的安全小知识
- 小学生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安全常识大全
- 开车没有系安全带怎么处罚 开车没系安全带怎么处罚
- 传祺GS3安全配置有哪些
- 幼儿园中班安全小知识 幼儿园中班节约小知识
- 交通小知识顺口溜
- 安全用电常识顺口溜 乘客车安全常识顺口溜
- 汽车行车安全小知识 货车行车安全小知识
- 健康安全常识交通
- 燃气安全小知识顺口溜 过马路安全小知识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