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及内容
该类考试公共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长为90分钟,满分为150分/100分;《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长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100分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
针对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 。共100个单项选择题 。
(1)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主要涉及教育、文化、历史、政治、自然、经济、法律等方面 。(其中教育常识题量一般不超过8个题)
(2)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内涵、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主题、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内容原意是否一致;根据阅读内容合理推断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题型有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
(4)数量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常见题型有数学运算、资料分析等 。
(5)策略选择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面对教育教学情境感知理解、分析判别、权衡选择恰当策略的能力 。这部分题目的题面一般是陈述一个教育情景,主要考查应试人员面对该种情境、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包括根据情景采取恰当措施进行管理组织的能力、根据情景采取合适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等 。
《综合应用能力(D类)》
针对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师德与职业认知、教育教学核心能力和教师自主发展能力 。试卷由主观性试题构成,主要题型包括辨析题、案例分析题、教育方案设计题等 。
常识判断是公考行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头疼”的模块 。
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冯国亮老师最近一直在讲授公考常识判断模块 。在授课过程中,冯国亮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陷入了复习的误区,有必要加以适当引导 。
特撰写此文,希望对大家复习备考常识判断有所帮助 。误区一:知识点太散,无从下手很多同学一看到常识判断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庞杂,就产生了听天由命的感觉,准备完全靠自己以前的积累去准备公考,而放弃集中复习 。
这种想法是不适当的 。根据对常识判断2000-2009年的十年真题比较分析,我们知道,它虽然涉及到了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七大知识领域,但是题目主要集中在法律、人文(历史+自然,又偏重于历史,历史中又偏重于中国古代史)、政治和科技上 。
而2010年国考行测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常识判断测查的内容……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 。”因此在精力的分配上当然以这四门为主,其中因为法律类的考试更为成熟(如司法考试、法律硕士联考、法律自考等),所以加强对法律常识的复习是稳健地获得常识判断分数的重要途径之一 。
事实上,对法律、历史和政治的复习貌似复杂,但都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和特点 。以中国古代史的复习为例,出题者通常比较青睐秦汉、隋唐、明清这几个时期的历史,因为强盛而统一,其封建文明是中国封建史上最有代表性的 。
另外,先秦和宋朝的历史也不可忽视 。因为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 。
而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因此亦为出题者所青睐 。在掌握中国所经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为三大阶段后,以其内在相继更替的王朝为“经”度,以每个王朝相对应的思想、政治、宗教、经济、文化、艺术、民族、外交和杰出人物等为“纬”度,就能划出历史复习的重点 。
推荐阅读
- 常识判断哲学常识 常识判断哲学
- 如何判断左边行人车距
- 常识判断知识点 常识判断日常
- 幼儿园老师表扬信范文 关于幼儿园老师表扬信
- 夏季健康生活小常识
- 羊绒服饰有限公司 羊绒服饰常识
- 钉钉直播回放老师有记录吗 钉钉直播回放老师有记录吗?
- 带鱼常识
- 最新生活常识分享 最新生活常识
- 早中晚怎么分类 生活常识早中晚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