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技小常识手抄报 科技手抄报小常识( 四 )


有20多个国家,466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当他们走向“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时,他们代表自己拥有了科学创造的巨大财富 。因此,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把科学展示出来 。
但怎样才能做到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激发探索科学奥妙的主要动机;而最能满足这种强烈欲望的方法是要勇于问为什么,勇于尝试、创新,勇于推翻前人的话、结论,而最终得到的就是自己的成果 。例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人,他们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对,勇敢地指出前人错误的论点 。
通过亲身实践,做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换来的是自己的成功 。我听说有一所中学的高一年级的三位学生,他们也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
他们对“竽”这样一种民族乐器充满了好奇,他们分析了这个乐器的特点后,决心也要做一个类似于“竽”的乐器 。他们每天都去捡或去买很多支吸管,他们又仔细研究了这些吸管,利用了无数休息时间,经历过无数次失败 。
俗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他们终于成功了,1000支吸管插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吸管乐器,吹起来一样美妙、婉转,简直比“竽”吹出来的声音还要好听 。他们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科学家,却能想到这样的东西,并克服重重困难去做,真不简单 。
想想自己,我也尝试过成功的滋味儿,以前我看见别人玩航模,好奇心驱使我产生我也要做一个的愿望,于是,我不断搜集材料,接着自己动手做起来 。在做的过程中虽然被发动机伤了手,流了血,留下疤痕但最终还是成功地做出一个精美的航模 。
当时我喜悦的神情早把做的过程中的痛和苦忘得一干二净 。这就是我们青少年的好奇心了,青少年能想到的东西,大人不一定能想到,因为青少年的幻想是天真的,是奇异的 。
其实,诺贝尔获得者的先天条件不如我们,他们能做到的东西,我们又为何做不到呢?青少年朋友们,抓紧我们宝贵的少年时期吧!动脑筋动手去做吧!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所以,我们因当热爱科学,但你如果不去挖掘科学中的奥秘,不去实践,你将永远不会得到科学的幸福 。
有些人只知道其一而不知道其二,了解了表面,而没有深入的去探索,这样怎能获得成功呢? 科学就像是一个比宇宙大好多万倍的海洋,我们就像是一些鱼,虽然今天自由自在地游着,可是明天,水里就没有了氧气,必须换一个地方,这样换来换去,这个海洋会被我们污染了,到了这时候,就要寻找另一片海洋了 。这也就是我们所寻找的新科学,只有不断更新,才会有更美好的生活 。
诺贝尔科学奖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呢?不用问了,只要你从小播种下科学的种子,努力学习,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鸟怎样睡觉的 白天,鸟儿们在枝头穿梭呜叫,在蓝天下自由飞翔,到了晚上,它们和我们人一样也要休息、睡觉,恢复体力,不过它们睡觉的姿势可是各不相同哦! 美丽的绿头鸭和天鹅们,白天在水中捕食、戏耍,夜晚休息时也离不开它们最爱的水面 。它们把优美的长脖子弯曲着,将头埋在翅膀里,然后让自己漂浮在水面上,一边做着美梦,一边随波逐流,好不悠闲 。
鹤、鹳、鹭等长腿鸟总是单脚独立而睡,累了再换另一只脚,是劳逸结合的典范 。鹧鸪休息时喜欢成群围成一个大圈,然后一律头朝外尾向内 。
这样,不管敌人从哪个方向袭来,它们都能及时发现并逃走 。画眉、百灵等叫声悦耳的小鸟,睡觉时通常弯下两腿,爪子则弯曲起来牢牢地抓住枝条,所以不用担心它们会从树上摔下来 。
而猫头鹰这种“值夜班”的猛禽,你总能在白天看见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站立在浓密的树枝上,其实这时它正在睡觉呢 。猫头鹰的睡觉姿势是不是很另类啊,它这样可是为了时刻监视周围环境防备着敌人的袭击哦! ================================= 鱼也会溺死吗 鱼有鳃,可以在水中呼吸,鱼有鳔,可以在水中自由地沉浮 。
可是,有人说生活在水中的鱼也会溺死,这是真的吗? 虽然这听起来很荒谬,但却是事实 。鱼鳔是鱼游泳时的“救生圈”,它可以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节鱼体的比重 。
这样,鱼在游动时只需要最小的肌肉活动,便能在水中保持不沉不浮的稳定状态 。不过,当鱼下沉到一定水深(即“临界深度”)后,外界巨大的压力会使它无法再凋节鳔的体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