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 。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 。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 。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 。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
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 。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 。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到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
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 。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 。若违逆了秋收之气,就会伤及肺脏,使提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天就要发生飧泄病 。
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 。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开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 。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疾 。
秋季6节气的饮食养生要求 (1)既要营养滋补,又要易于消化吸收 秋季一到,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便习惯地想到要补养 。
因为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耗损大,而进食较少,当天气转凉,调补一下身体颇有必要 。但那种不管机体情况,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鸡羊肉等等集中、突击食用,称之为“大补”的方法是很不可科学的,不但对健康无益,凡而浪费财力和物力,甚至还会损害身体 。
因此,秋季6节气养生的饮食原则是既要营养补养,又要容易消化吸收 。同时,换季时人们抵抗力最弱的时候,如果体质不佳就非常容易得病,这时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体抗力的食品,对于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
(2)少辛增酸 所谓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 。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气太盛 。
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 。根据中医营养学这一原则,在秋季这6节气期间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
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 。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
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在秋季6节气期间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3)甘淡滋润 古人有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淡薄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
可见素、淡结合的饮食,对健康是有益处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甘先入脾” 。
在五行中脾胃属土,土生金,肺肠属金 。甘味养脾,脾旺则金(肺)气足 。
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而咸味食物则易使人出现口渴之象 。《遵生八笺》还指出:“秋气燥,易食麻以润其燥 。”
就是说秋季6节气干燥,应当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肺及肠胃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等身体的不适症候或肌肤失去光泽、毛发枯槁的征象 。因此,秋季6节气饮食应当以甘淡滋润为宜 。
推荐阅读
- 冬季养生小知识给顾客发的 冬季养生小知识发客户
- 发给顾客的养生小知识 给顾客养生知识小知识秋冬
- 冬季冰箱调到几档合适
- 这个季节的养生知识 这个季节养生小知识
- 秋季艾灸养生小知识 艾灸给顾客养生知识小知识
- 美容院发给客人的养生小知识 美容院发给顾客的养生小知识
- 补肾养生小知识 补肾小知识发短信
- 足疗养生小知识谚语 给足疗顾客养生知识小知识
- 9月保健小常识幼儿园 9月保健小常识
- 旅游小常识最新 秋季旅游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