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021年份教案( 二 )


3.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把《雨的四季》写得美轮美奂,打动人心?
调动感官显色彩
巧用修辞绘神韵
按照顺序层次清
融情入景巧抒情
五、放飞心灵,仿写篇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以上种种事物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 。下面让我们学习这种方法也来写一种你熟悉的景物,一段也好,一句也好,展开联想与想象,描写一幅你所想象的夏雨过后图 。
示例:夏雨无常,时而阴云连连,温柔委婉,造就梅雨时节;时而疾风急进,粗犷强悍,夹杂着电闪雷鸣 。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2
《老王》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老王的不幸 。
2.把握老王、杨绛及家人的善良 。
过程和方法目标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会“我”的平等观念 。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
教学难点:领悟“我”平等观念 。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品读法、合作探究法、谈话法 。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你能从文章哪一句话看出杨绛对老王的感情?
2、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
3、文中“幸运的人”指的是谁,“不幸者”指的是谁?
三、合作探究
(一)认识不幸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4段,完成下列表格,了解老王的不幸 。
姓名性别职业
身体状况
家庭情况
居住条件
(二)寻找美德
跳读课文1-16段,分别找出体现老王善良和我及家人善良的事件,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
(1)老王的善良
第一件事:送冰(冰大价等,费用减半)
第二件事:送钱先生去医院(不要钱,拿了钱不放心)
第三件事:改装三轮(乘客不会掉落)
第四件事:送鸡蛋、香油(不要钱,送我们)
(2)杨绛及家人的善良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
(2)送老王大瓶鱼肝油 。
(3)老王再客气作者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
(4)关心老王的生计
(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也给了钱 。
(6)担心老王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里不安 。
(三)品味善良 。
请同学们速读8-16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
1.老王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
2.老王说了不要钱,为什么又接过了钱?他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面对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我有哪些反应和感受?
四、感悟情感领会主题
杨绛一家一直关爱老王,帮助老王,可为什么在老王去世几年后,她还觉得愧怍呢?老王究竟最需要什么?
杨绛给予老王的是同情,老王给予杨绛的是感恩 。
老王需要的是真诚、平等和尊重!
五、拓展延伸
老王离世已经很多年,可像老王那样的人在我们身边还不少 。面对他们,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1、国家、社会在行动 。2、学校在行动 。3、关注他们,我们当代中学生准备做些什么呢?请拿出纸笔写写 。
六、结束语: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七、作业:1、课后练习三
2、阅读《我们仨》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3
《黄河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
(三)、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
教学设计:《黄河颂》是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 。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 。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

推荐阅读